蔡美娜表示,1月對歐洲出口36.1億美元,寫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5%,主要受惠資通與視聽產品成長27.8%,以及增補柴油庫存需求上升。
」這一句話令我感動,至今難忘。——《星雲大師全集・第三類「教科書」・往事百語・佛陀也會被人毀謗》年輕時槍口求生,「生存」成了一生的課題而且國民黨跟共產黨帶給星雲法師的苦難,不是從他來台才開始。
蔣夫人是信基督教的,對佛教很排斥。其中慈航法師的弟子「律航法師」黃臚初,曾是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空軍防空司令,更曾是蔣介石在保定軍校時期的同學,照理來說黨國後台應該十分強硬。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佛光山要建得跟一艘宇宙戰艦一樣?實際上,佛光山雖然不是一艘宇宙戰艦,但其實也差不多了。政治能服人之口,佛法能進一步服人之心,因此,佛教護持政治,政治也應該要來護持佛教,給佛教更多發展空間,這是在上位的執政者應該要具有的心量與視野。星雲法師一方面接受國民黨的黨職。
最困難的是,當時我住在一間寺廟裡,偶爾要出門上課講法,都要先報備,必須到派出所警察局「請假」,他們同意,我才可以去。我也曾遭到逮捕,國民黨說我是匪諜,要槍斃。而特別報告員認為,軍政府四個條件都欠缺。
但是,國際社群為什麼可以根本「不承認」緬甸的軍事政權呢?軍政府不是成功推翻了之前緬甸的政府嗎?聯合國專家的立論基礎,是回到國際法上對於一個國家「合法政府」的界定。1萬7000人被捕,100萬人流離失所,1700萬人亟需人道援助——這是軍方政變整整兩年之後的緬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man Rights Council)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的最新報告明確指出,國際社群不只應該抵制這個政權,甚至根本就不該承認軍政府是緬甸的政府。在報告中,特別報告員援用了兩大原則:「有效控制」和「正當性」,並且指出緬甸軍事政權在兩大原則上都有所欠缺
而特別報告員認為,軍政府四個條件都欠缺。用白話文表達,這指的是:聯合國專家認為,軍政府根本沒辦法真的好好統治緬甸,加上又沒有法律跟民主撐腰,所以沒有資格說自己是政府。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man Rights Council)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的最新報告明確指出,國際社群不只應該抵制這個政權,甚至根本就不該承認軍政府是緬甸的政府。但是,國際社群為什麼可以根本「不承認」緬甸的軍事政權呢?軍政府不是成功推翻了之前緬甸的政府嗎?聯合國專家的立論基礎,是回到國際法上對於一個國家「合法政府」的界定。1萬7000人被捕,100萬人流離失所,1700萬人亟需人道援助——這是軍方政變整整兩年之後的緬甸。但即使緬甸軍事政權如此兇殘踐踏緬甸人民,又即使實際的國際援助困難重重,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緬甸的軍事政權,無法得到國際社群的廣泛認可。
在報告中,特別報告員援用了兩大原則:「有效控制」和「正當性」,並且指出緬甸軍事政權在兩大原則上都有所欠缺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評論指出,菲律賓政府與社會輿論或許會因顧忌同胞安危,選擇自我限縮其本能扮演的積極角色,但亦不排除在同胞於衝突中傷亡後,菲律賓人改而希望政府支持台美反制措施。也因此,與台灣南方海域密切關聯的菲律賓政府態度就相當重要。其次,在全面台海戰爭的情境下,在菲美軍與菲律賓國境領土也很可能遭到戰火捲入。
無論是基於台灣物資需求,或是應對中國對各盟友與全球經濟可能的挾制措施,我們可以預期在對圍島封鎖的突破上、對南方運輸航道的確保上,南海、菲律賓海域與台菲兩國對望的呂宋海峽絕對會是各方焦點,台灣可能會希望菲律賓與運用菲國軍事基地的美軍扮演角色,但這能否順利進行就將非常繫於菲國政府態度。文:江懷哲(關注東亞政治經濟議題,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研究碩士,著有《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一書,另合著有《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 在近年針對台海衝突可能情境的討論中,可以觀察到美國對其印太區域內重要盟友(尤其是日本與澳洲)角色定位日益清晰,各盟友越來越清楚美國對自身擔負角色的期待,其國內也有正反輿論迴盪與相應準備。
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19年於呂宋島舉行的菲律賓和美國聯合空降作戰演習 美菲安全關係的回溫與升級 若要更完整討論台海戰爭下台美菲的可能互動,就必須爬梳美菲安全盟友關係的現有基礎與近年演進。羅希科表示,「中國本身用不著富加島,而是和台灣有關,是為要阻止我們,及進而阻止美國去用運這些島嶼」。
目前菲律賓在台灣單單移工人數就超過15萬人,香港有超過21萬菲律賓人,中國地區也有菲律賓人社群,在任何情境的台海危機都可能被中國當作政治籌碼。然而比起台灣內部對於日本、澳洲,甚至是歐盟、英國屆時態度的討論,菲律賓與台菲關係可能在「台灣有事」情境下扮演的角色卻相對被我們遺忘了,應更加關注。在中國運用水雷、潛艦或海面船隻對台灣實施圍島封鎖的台海情境下,台灣部分物資補給可能陷入短缺,尤其是天然氣存量方面。菲律賓對台海戰事中的軍事投射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是其能給予美軍大量更接近戰場的軍力投射據點,只是現階段官方的公開討論與相關資料並不多。據估算,整個呂宋島可進駐飛機數量和台灣一樣多,更是比九州、沖繩與關島加總還要多,只是這些設施能否在台海戰爭時被美軍運用,還需要美菲政府深度討論與後者同意才可能發生。而除了物資供給議題外,中國對台的海上封鎖也可能被用以施壓我國國際盟友,如根據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2022年出版的報告推演,台灣半導體產業斷供會危及全球經濟,當中國採取對台封鎖時,各國會有壓力要求衝突立即解決,可能會施壓台灣向對岸妥協,以求快速恢復全球半導體穩定供應。
兩國當前安全盟友關係的3支柱分別為1951年的《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MDT)、1998年的《訪問部隊協議》(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與 2014年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不過,菲律賓於台灣、香港兩地數量龐大的海外社群,也可能會為圍島封鎖或台海全面戰爭情境下的台灣、菲律賓、台美菲關係帶來巨大變數。
包含前參謀總長伊曼紐.包蒂斯塔(Emmanuel Bautista)在內的許多菲國人士都認為,菲律賓很難在台海戰事中不被捲入,而菲律賓方面也已經著手相關準備,如美菲雙方將在今年的「肩並肩」(Balikatan)年度軍事演習中於呂宋島北部進行聯合實戰演習,及英國《金融時報》提到有些現任與前任菲國國防部官員表示,菲律賓會是台海戰爭時最適合用來補給台灣彈藥的管道,而美菲軍方已經開始針對有關選項進行討論。考量美菲安全關係框架與近期雙方言行動態,菲國境內基地很可能在美國軍事投射與後勤扮演角色,在菲美軍不排除可能參與台海有關任務
然而比起台灣內部對於日本、澳洲,甚至是歐盟、英國屆時態度的討論,菲律賓與台菲關係可能在「台灣有事」情境下扮演的角色卻相對被我們遺忘了,應更加關注。包含前參謀總長伊曼紐.包蒂斯塔(Emmanuel Bautista)在內的許多菲國人士都認為,菲律賓很難在台海戰事中不被捲入,而菲律賓方面也已經著手相關準備,如美菲雙方將在今年的「肩並肩」(Balikatan)年度軍事演習中於呂宋島北部進行聯合實戰演習,及英國《金融時報》提到有些現任與前任菲國國防部官員表示,菲律賓會是台海戰爭時最適合用來補給台灣彈藥的管道,而美菲軍方已經開始針對有關選項進行討論。
其次,在全面台海戰爭的情境下,在菲美軍與菲律賓國境領土也很可能遭到戰火捲入。兩國當前安全盟友關係的3支柱分別為1951年的《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MDT)、1998年的《訪問部隊協議》(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與 2014年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而除了物資供給議題外,中國對台的海上封鎖也可能被用以施壓我國國際盟友,如根據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2022年出版的報告推演,台灣半導體產業斷供會危及全球經濟,當中國採取對台封鎖時,各國會有壓力要求衝突立即解決,可能會施壓台灣向對岸妥協,以求快速恢復全球半導體穩定供應。羅希科表示,「中國本身用不著富加島,而是和台灣有關,是為要阻止我們,及進而阻止美國去用運這些島嶼」。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評論指出,菲律賓政府與社會輿論或許會因顧忌同胞安危,選擇自我限縮其本能扮演的積極角色,但亦不排除在同胞於衝突中傷亡後,菲律賓人改而希望政府支持台美反制措施。考量美菲安全關係框架與近期雙方言行動態,菲國境內基地很可能在美國軍事投射與後勤扮演角色,在菲美軍不排除可能參與台海有關任務。
也因此,與台灣南方海域密切關聯的菲律賓政府態度就相當重要。文:江懷哲(關注東亞政治經濟議題,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研究碩士,著有《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一書,另合著有《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 在近年針對台海衝突可能情境的討論中,可以觀察到美國對其印太區域內重要盟友(尤其是日本與澳洲)角色定位日益清晰,各盟友越來越清楚美國對自身擔負角色的期待,其國內也有正反輿論迴盪與相應準備。
目前菲律賓在台灣單單移工人數就超過15萬人,香港有超過21萬菲律賓人,中國地區也有菲律賓人社群,在任何情境的台海危機都可能被中國當作政治籌碼。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19年於呂宋島舉行的菲律賓和美國聯合空降作戰演習 美菲安全關係的回溫與升級 若要更完整討論台海戰爭下台美菲的可能互動,就必須爬梳美菲安全盟友關係的現有基礎與近年演進。
無論是基於台灣物資需求,或是應對中國對各盟友與全球經濟可能的挾制措施,我們可以預期在對圍島封鎖的突破上、對南方運輸航道的確保上,南海、菲律賓海域與台菲兩國對望的呂宋海峽絕對會是各方焦點,台灣可能會希望菲律賓與運用菲國軍事基地的美軍扮演角色,但這能否順利進行就將非常繫於菲國政府態度。據估算,整個呂宋島可進駐飛機數量和台灣一樣多,更是比九州、沖繩與關島加總還要多,只是這些設施能否在台海戰爭時被美軍運用,還需要美菲政府深度討論與後者同意才可能發生。菲律賓對台海戰事中的軍事投射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是其能給予美軍大量更接近戰場的軍力投射據點,只是現階段官方的公開討論與相關資料並不多。不過,菲律賓於台灣、香港兩地數量龐大的海外社群,也可能會為圍島封鎖或台海全面戰爭情境下的台灣、菲律賓、台美菲關係帶來巨大變數。
在中國運用水雷、潛艦或海面船隻對台灣實施圍島封鎖的台海情境下,台灣部分物資補給可能陷入短缺,尤其是天然氣存量方面但它絕對無法從這個過去中推導出來。
極權主義的幽靈仍潛藏在當代社會中 《極權》的結語寫道,「歷史上的每一個終結都必然包含着一個新的開端。然而19世紀末,帝國主義時代走向尾聲,歐洲強權殖民的足跡遍佈全球。
然而1947年左右,鄂蘭欲將史達林統治的蘇聯納入研究範圍,並認為蘇聯顯然與納粹德國的「種族—帝國主義」並非一丘之貉,才考慮以極權主義同時指涉和疏理出兩種政體的共性。這一開端就是承諾,是終結所能產生的唯一『消息』。